差異化競爭與niche商業模式

微軟大中國總裁唐駿在2008年6月14日於大連理工演講, 內容相當精彩, 詳細內容您可以在許多網站找到, 本文就不再囉嗦, 本文主要談其中的兩個很重要的觀點: 差異化競爭與商業模式

這兩個觀點可以衍生出來讓大家思考blog與電子商務的差異化競爭與niche商業模式 …

先將部分相關內容節錄於後 (由於不知道原作者,因此無法向他致敬):

————————————————-
在微軟的差異化競爭

我進入微軟以後,在一萬五千人中是倒數第一,在技術方面是最差的,我若在技術上與他們競爭,過二十年三十年我也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人,頂多是個高級工程師。我想應該避開和他們正面競爭,走差異化競爭路線。在那五個月後發現開發模式上的錯誤,英文版本開發出來後,需要過八個月中文版本才開發出來,過五個月日語版本才開發出來。好多人都注意到這個問題,也有好多人提出來許多書面方案交給經理,將近有八十多份,但是你想想你要作為那個經理,你會看這麼多的方案嗎?所以,交書面方案效果甚微,我就想如果我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即找到了方法也找到了技術支持,那樣就很有效果了。然後我就開始發揮我勤奮的因素,利用晚上和週末的時間分析這三種版本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找出一種模式可以將三種不同版本都用這一模式進行開發,又找到了技術支持,然後寫了一份書面報告,不僅提出這個問題也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將編的程序都放在這裏面了。經理開會議一致通過了該方案,決定公司3500個人都使用這種研發模式,這樣就需要成立一個宣傳部門,在公司宣傳這種模式,我稱之為唐氏研發模式,理所當然的候選人就我一個,沒有競爭對手,就在我剛進入微軟八個月後就當上了部門經理。(熱烈的掌聲起。。。)這就是我要講的差異化競爭。

運用與眾不同的商業模式

我在洛杉磯開了一家第一移民律師事務所,我是計算機博士出身,對法律一點都不明白,光是有關的法律書就有一米這麼高。我注意到別家事務所都是按小時收費,有時移民採用打電話的方式,一個小時都問不明白,但錢卻搭進去了,讓人感覺移民咨詢像個無底洞,不知到得花多少錢才能辦成。我就採用和別家事務所不一樣的商業模式:我是按案例收費,如工作卡轉簽證收1000美金,簽證轉綠卡600美金等,還有最重要的一句:不成功不收費,成功了再收費。這樣就在洛杉磯一炮打響,我的第一移民律師事務所在開業五個月後就排洛杉磯第一位。(熱烈的掌聲起。。。)
————————————————-

什麼是差異化競爭? 就是不要一窩蜂去從事自己不專長的事情, 反過來就是找出別人不太做而自己很專長的事情

現在很多人的部落格寫旅遊,寫心情,寫文章 … 如果您沒有特別高超, 後繼者實在很難出頭

本站也很想寫寫風花雪月, 但實在是爛鍵盤寫不出好文章 (都是鍵盤的錯…), 所以只好寫很少人看的技術性題材, 搭配上實務測試來與讀者分享, 就算沒啥人仔細在看, 當成技術性筆記來保留也不錯

本站於2008.04改變內容, 並成立部落格, 到目前為止由Yahoo的backlink分析, 已經新增了25,478個自然連結 (Google的backlink分析數據為236個)

也多出了幾個PR0->PR2, PR3, PR4的頁面, 在Google與Yahoo的SERP表現也算是滿意的成績, 唯一尚未起色的就差在流量

如果不是善用差異化競爭, 使用白帽式SEO不太可能在五個月時間有這些數據, 何況也只利用零散的時間來進行

而niche商業模式就如演講中說的 : 不成功不收費

By definition, then, a business that focuses on a niche market is addressing a need for a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is not being addressed by mainstream providers.

主流市場沒有提供的模式就是niche商業模式, 如現在很少有SEO採取透明策略, 如果能夠公開透明加上不成功不收費, 也許也是SEO的一個nich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