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搜尋引擎優化秘密: 如何瞭解SEO公司? 其實大家都在騙你!“提到,你可以透過瞭解Alexa.com的Clickstream (點擊流) 資料來看網站的搜尋流量,文章中也大致說明了所謂Clickstream的含意,我們特別再來談談Clickstream … 以及更多關於網路上的秘密 …
什麼是Clickstream? 就是使用者的在網頁間來來去去的點選記錄,在Alexa.com中的Clickstream又分成Upstream 跟 Downstream,前者就是進入你的「網站來源」,後者就是拜訪完你的網站之後的「網站去向」,所以當透過網站A點選某個連結,進入你的網站,然後使用者關閉你的網站後,繼續瀏覽網站B,網站A就是你的網站的Upstream,網站B就是你的網站的Downstream。
所以Clickstream (點擊流)可以說是使用者的網路瀏覽歷程,這個資料是網路行銷的寶貴資料,也是搜尋引擎的重要參考。
我們為何要再次討論Clickstream呢? 就是因為前陣子有人開始說,Bing偷偷使用Google的搜尋結果。請參考這篇SearchEngineLand 主編Danny的文章”Google: Bing Is Cheating, Copying Our Search Results“,文章中說到Bing也沒有太否認,他們說Bing的工具列外掛軟體本來就會瞭解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 云云。
奇怪,前陣子不是才有統計資料說Bing的搜尋精準度高於Google嗎? 請參考這篇”Study Shows Bing Is More Accurate Than Google, And It’s Gaining Share“,現在到底是怎樣呢? Bing的搜尋精準度高於Google,Bing又怎會偷Google的搜尋結果呢?
其實各位看倌有無看出端倪呢? 整個市場就是爾虞我詐,許多各處看到的文章不全都是真的。
對於市場上的訊息說:根據研究脽的產品優秀,或是市場佔有率多少的訊息,你都必須抱持存疑並且求證的態度,如果你在網路上看到某個部落格說啥東西很棒、某個課程很優、某個專家很酷… 云云,絕對有一半以上的機率是操作出來的 (說一半也許都還太保守)。
但是上面文章的作者Danny,更舉出了許多的證明,確認Bing是偷了Google的搜尋結果,而非只是收集Clickstream。我們不再重覆說明這些例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請參考上面Danny的文章連結。
我們的重點是要談Clickstream,Google跟Bing如何處理從各種管道取得的Clickstream呢?
Bing已經說了,Clickstream是會當成重要資料來影響頁面評等,但是Google工程師卻說他們不會使用Clickstream去影響頁面評等 ….. 這會是真的嗎?
之前Google說他們關切網站的速度,並且會是評等的其中因素,之前文章”網站速度是否為SEO的重要因素?”也談過,他們瞭解網站速度的來由是:
(1) 由Googlebot在抓取資料時的網站反應時間
(2) 由Google Toolbar來瞭解網站的載入時間
所以其實Google toolbar本來就是負責收集資料的角色,但是Google的工程師竟然否認!? 這次換成Google在唬爛了。
其實Google與Bing對於Clickstream資料都會利用,這是無庸置疑的,只是利用程度的不同。因為Clickstream代表的是使用者的習慣,對於搜尋者是否滿意搜尋結果,Clickstream絕對有其意義。
SEOmoz這篇”Director of Bing Discusses Holistic Search and Clickstream Data“,則是訪問了Stefan Weitz(Bing的Director),他說: Bing is trying to take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to search results calculation and delivery to ensure searchers get the information most relevant to them, which means using a variety of data sources and experimenting with innovative ways to display results to users. 他們嘗試整體的方式去確認搜尋者能夠得到最相關的資訊,也就是說會使用各類的資料來源及創新實驗來顯示結果給使用者。
(其他談到不是關於Clickstream,我們先略去不談)
Stefan Weitz說到,從2007年起我們就在分析clickstream,SEOmoz的Rand也說前Google工程師也說過他們也幹同樣的事情。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了解,大家都在做clickstream的分析。
當然Clickstream的資料肯定只是一小部份,Bing就是因為演算法把它弄成大部份,所以才會被抓包說是偷Google的資料。把Clickstream以及其他可當參考的資料彙集,就可以作「分類器」,也就是把網頁分門別類的放置取出 …
這個就是重點啦,你的網站被機器分類成什麼樣子,就會呈現在搜尋結果上。
另外他們的談話還談到一個重點,就是Google跟Bing都有以「人」為主體的評分者,以這個方式來彌補機器學習clickstream等資料的缺失,只是他們的作法各有不同,有的會以人為介入去修改「資料」,但是有的不去介入資料,只會介入「訊號」,或是修正演算法來間接改善資料呈現。
到底Google跟Bing脽是會以人為介入去修改「資料」,而脽不會呢? 這個當然不能聽他們自己說,需要持續觀察。
說了半天,大家肯定搞昏了,我們再來簡要整理一下,讓大家清楚些:
(1)clickstream是網路使用者的流覽歷程,各搜尋引擎都會分析當成參考。
(2)你的網站呈現樣貌會被依據來當分類的參考,你知道他們的分類標準,就能改善搜尋結果。
(3)各搜尋引擎都有人為評審來介入資料,只是介入程度上的不同,所以做假有很高的機率會被抓包。
後續我們會再告訴各位,如何掌握被分類的重點,以及如何影響Clickstream,這些都不是作弊,而是引導使用者以及引導搜尋引擎,如果你能夠把他們導到你希望的方向,你的網站就是邁向成功的時候了。
更多後續文章將刊登於: 搜尋引擎技術學院
[2011/02/27後記]
我們在上述文章就說,雖然Google在受訪時否認使用Clickstream (點擊流,使用者瀏覽歷程資料),但是從經驗判斷,Google一定也使用Clickstream。
並且我們文章中亦說明,「各搜尋引擎都有人為評審來介入資料,只是介入程度上的不同」。
過不出幾天,這篇新聞”Google「微整型」 搜尋更精確“就更證實了我們的說法,這篇內容說到: Google在演算法中納入「使用者與網站互動方式」等多項因素,並聘用數百人評估搜尋結果的轉變,採納這些「評價員」的回饋意見。
並且從Google工程師的原文來看: Finding more high-quality sites in search
It’s worth noting that this update does not rely on the feedback we’ve received from the Personal Blocklist Chrome extension, which we launched last week. However, we did compare the Blocklist data we gathered with the sites identified by our algorithm, and we were very pleased that the preferences our users expressed by using the extension are well represented. If you take the top several dozen or so most-blocked domains from the Chrome extension, then this algorithmic change addresses 84% of them, which is strong independent confirmation of the user benefits.
雖然Google沒有直接使用Personal Blocklist的資料,但是他們有經過比對這些資料 … 也就是說他們能夠收集到的使用者習性資料,是否會用來影響Ranking algorithm,還會經過一個階段,那就是「驗證」。
最後再重覆重點: 就是搜尋結果還是都會有「人」來做搜尋結果的採樣,當被「人」評為垃圾,就會在搜尋中消失,並且Clickstream (點擊流,使用者瀏覽歷程資料)如果顯示出很高比例的某種趨勢,同樣會去影響搜尋結果,而這些結果到最後就可能會變成演算法修改的參考。
自動引用通知: Yahoo Search Direct是什麼? « 搜尋引擎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自動引用通知: Yahoo與Bing的自然搜尋整合,應如何關注Bing SEO呢?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自動引用通知: Bing Editors Picks對於SEO會不會有所影響 ?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自動引用通知: 檢驗20個最熱門的Google SEO迷思,一次給你正確的搜尋排名概念(一)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自動引用通知: 10個搜尋排名下降的原因 « Sem搜尋引擎行銷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自動引用通知: Bing SEO Guidelines 讓你輕鬆操作搜尋引擎優化(一)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自動引用通知: 什麼是網頁內容的品質? 為什麼品質關係SEO的成敗?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