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引擎優化其實根本不難,但是需要真正用心思考。談論搜尋引擎優化的網站一大堆,搜尋引擎優化教學的書籍也可以找到一卡車,但是很少有教你方法,如何去判斷這麼多的說法。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才能知道哪些內容才是真正的方向呢? 方法無他,唯獨立邏輯思考矣 … 我們以下用很淺顯的例子來說明。
許多所謂的SEO專家會搞錯,大多是因為「倒果為因」或是「倒因為果」,或是因為能力關係而無法吸收大量的資訊,想得不夠多就會搞錯邏輯。
例子一
比如說,聽許多專家說bounce rate (跳離率)代表網站的品質,跳離率越低越好,因此只要看到Google Analytics中的跳離率太高都是不好。
原則上沒有錯,但是不能以管窺天,跳離率還要搭配其他數據,如搜尋引擎流量與總流量。如果高的搜尋引擎流量而引起高的跳離率,跟低的搜尋引擎流量但是高的跳離率,兩者是不同的。前者不一定是網站的品質問題,但是後者就跟網站品質問題很有關係。
Bounce rate高低是否跟頁面品質有關,還需參考搜尋引擎流量與總流量。
例子二
許多人說他有高的搜尋流量比例(Search%)而沾沾自喜,但是如果沒有搭配總體流量來觀察的話,搜尋流量比例(Search%)是可能如瞎子摸象而無法看到全貌。
如果網站A有10,000個不重複訪客,有1,000個來自搜尋引擎,其搜尋流量比例(Search%)是10%; 如果網站B有100個不重複訪客,有15個來自搜尋引擎,其搜尋流量比例(Search%)是15%; 哪個比較好? 此時,當然不能說15%優於10%。
搜尋引擎流量比例增加,還需參考總流量才能知道真正的效能涵義。
例子三
最常被拿來爭辯的就是: SERP排名與Pagerank。
以下是許多半弔子的說法
~ Pagerank高的不一定能夠有優秀排名,所以Pagerank不重要。
~ Pagerank低的也可能有優秀排名,所以Pagerank不重要。
~ Pagerank高低不是網站品質的保證,所以Pagerank不重要。
~ Pagerank只有Google使用,所以Pagerank不重要。
這些說法都是似是而非,因為都搞錯了邏輯觀念,把指標錯當結果,把指標錯當目的。Pagerank是指標而非結果,Pagerank也不是SEO的目的,但Pagerank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舉幾個例子:
~ 成績好的不一定能夠保證出社會以後賺錢,所以成績不重要。
這通常是用來安慰成績不好的同學,如果你能夠成績好,會不會放棄好成績而故意考糟? 當然不會,你當然希望成績好,並且出社會以後大賺錢。成績只是努力後的一個指標,不是目的,我們只是希望藉由這個指標來瞭解我們的學習狀態。
所以信不信? 通常認為Pagerank不重要的,其Pagerank都是不高的。
有圖有真像,(如下圖)某些業者購買連結,加上互相交換連結(Reciprocal link),把連結數目推到了上萬個,透過各種資料分析,就很清楚這些連結的來源,但是其網頁的Pagerank還是鴨蛋。
結果這個業者還指稱,高的Pagerank只需要購買一堆連結就能達到,他們根本不想做這種事情,而且還告誡大家,千萬不要購買連結 … 表裡不一的情況,實在令人不解。
不是購買一堆連結,把連結衝到上萬個就能得到高的Pagerank。
同樣的,當然Pagerank不能等於優秀的排名,因為Pagerank也只是指標,我們只是希望藉由這個指標來瞭解Google如何看我的網站。
~ 如果有人跟你說: 高血壓沒關係, 很多人死掉都不是因為高血壓。
血壓也只是一個指標,我們不是把血壓當成目的,但是你不能說血壓多少不重要。也不代表血壓多少就保證你能夠活多久。
在”搜尋引擎優化作業應該如何看待Pagerank?“也說得很清楚,Pagerank不管是否重要,我們都必須了解搜尋引擎如何「評估網頁重要性」,以便投其所好的去改善網站體質,把搜尋引擎優化作業調整到最佳狀態。
如果說Pagerank只是Google使用,所以沒必要去注意Pagerank,那麼更是胡說八道,何也? 應該去查一下Google在台灣的市佔率多少? 而佔50%多的Yahoo!Kimo即將被Bing取代,你再看看Bing與Google搜尋結果的相似度有多少? 你就可以清楚這個說法的邏輯性。
再者,把Pagerank當指標來瞭解網站體質,也無關到底幾個搜尋引擎使用Pagerank。你要知道自己的英文程度,今天去考多益或是英檢都可以,多益考得非常好,相信去考英檢也不會太差。
所以除非Pagerank真的消失了,否則應把Pagerank當成重要指標。
例子四
許多人有些奇怪的說法,他去觀察一個現象,然後獲得結果,就以為這個結果大家都適用。說得清楚一些就是,某些優秀SERP的標題會被搜尋引擎更動,所以結論是title開始不重要。
會犯下這個錯誤很普遍,隨便在網路找都可以信手拈來,這些錯誤的原因就是「以管窺天」,明明是許多變異因素的問題不能自行縮減,然後以控制實驗的結果來當成結論。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評等因素是重要或是不重要,必須整體考量,在合理範圍內盡力優化每一個項目。
重要與否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如果你說「關鍵字密度不重要」,那就錯了,如果你說「關鍵字密度很重要」,也是錯的,應該說「跟某某因素比起來,關鍵字密度不重要」。
沒有任何評等因素可以單獨討論重要性,重不重要都是相對比較的結果。
所以我們通常都會透過思考邏輯來告訴讀者,為什麼這篇文章會這麼說? 或是至少是根據更權威的說法,經過我們的邏輯判斷,才會變成一個說法。
學習搜尋引擎優化應培養獨立邏輯思考,如果到處隨便亂抓而沒有用心思考,就經常會亂了套,畢竟網路上有太多資料了,只有經過真正的篩選過濾後,才能找對正確的方向。
[2011/3/17後記]
有人問說: 許多SERP排在第一頁的網頁都沒有高的Pagerank啊! 甚至於一些高Pagerank的網頁連第三頁都排不進去,所以Pagerank跟搜尋排名沒關係吧!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問你幾個問題:
SERP排在第一頁的網頁都有高的流量嗎?
SERP排在第一頁的網頁都有很多的連結嗎?
SERP排在第一頁的網頁都有建立Facebook來做SMO(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嗎?
SERP排在第一頁的網頁內容都有高的品質嗎?
SERP排在第一頁的網頁內容真的都與關鍵字相關嗎?
相信上面的答案都是: 不一定。但是你不能說「流量」、「連結」、「SMO」、「品質」、「關鍵字相關」都不重要。
影響SERP的因素有數百個以上,沒有單一因素可以從SERP結果看出來相對關係。你不能說「許多SERP排在第一頁的網頁都沒有高的Pagerank」,所以Pagerank不重要。
「如果你認為某些因素不重要,那就不需理會,如果也能輕易的獲得好的成績,那就繼續你的操作。如果你認為某些因素不重要,但是卻很費力的操作,也無法獲得很好的成績,那麼可能某些自以為是的觀念,就必須修改,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如果有細心閱讀我們之前有關Pagerank的文章,應該就可以知道,到底應該如何看待Pagerank。
確實Bounce rate高低還需參考其它因素,而且不同類型的網站也不能拿來做比較,例如拿Blog跟電子商務網站相比,而一般blog的跳離率普遍都較高,所以不能說這個blog的跳離率高品質就不好,也許跟其它blog的跳離率相比已經是較低的了。
通常認為Pagerank不重要的,其Pagerank都是不高的。
這句真的很準
自動引用通知: 2011年的網頁評等因素分析(Ranking Factors of 2011)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自動引用通知: SEO操作必須了解自己網站體質 模仿競爭者未必能夠得利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自動引用通知: 2011年的搜尋引擎排名評等因素 (Ranking Factors by SEOmoz)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