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UXD(User eXperience Design)使用者經驗設計? 用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設計的介面或功能,可以讓使用者很輕鬆的完成想做的事情」。UXD的範圍非常廣泛,各類電器產品、生活用品、各類標示、網頁設計、手機程式、電腦程式、室內設計、機械設計 … 等等,幾乎只要跟人扯上關係的東西,都跟UXD有關係。
我們這裡要說的UXD,是跟這本書”A Project Guide to UX Design“有關的範圍。
User eXperience Design為何叫做UXD而不是UED呢? 跟之前說的UEO有何不同呢?
使用UXD這個詞,是因為國外把User eXperience Design就叫UXD,而不稱做UED。
而UXD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用者能夠獲得最佳的經驗,也就是UEO。所以UXD是為了達到UEO。
而一般所謂的UI(User-Interface)跟UX(User eXperience)有何差異呢?
這裡是百度關於UI的說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20302.htm
這裡是Wikipedia關於UX的說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BF%E7%94%A8%E8%80%85%E7%B6%93%E9%A9%97
其實廣義來說,只是在不同領域上的不同用語,要把它硬做區分,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當然以上百度與Wikipedia上的內容,也不是完全的沒有瑕疵。
如果真的要做區分的話,也許可以說Apple的iPhone能夠有這麼多的死忠擁護者,其UX是做得非常好,而其他的手機品牌雖然UI也很不錯,但是就是差iPhone那麼一點。
這本書的作者是Russ Unger與Carolyn Chandler,都是使用者經驗設計相關的專家,書中定義UXD如下:
The cre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f the elements that affect users’ experience with a particular company, with the intent of influencing their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 會影響使用者對於某特定公司的認知與行為的元素設計。
而所謂的元素包含了觸覺、聽覺、味覺 … 等等與使用者實體或心靈互動的任何元素。這本書的主要範圍是指數位經驗設計(design of digital experiences),特別指「網站」以及「應用軟體」。
所以更精緻的說,「設計的介面或功能,可以讓使用者很輕鬆的完成想做的事情」還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高層次還需要「影響使用者的認知與行為」。
一個好的網站或是手機軟體,可以讓使用者順暢的完成需求的作業,並且提升他對於該企業的喜好,進而行為上持續成為忠誠的消費者,這就是UXD(User eXperience Design)所要達成的目的。
這本書在第八章提到UXD與SEO,說到User Experience Design’s Fundamental Role in Successful SEO (UXD扮演成功的SEO之基礎角色),也就是SEO要從UXD開始,沒有讓使用者滿意的網站,就算SEO成功導入流量後,也沒有辦法留住使用者,或者會降低其應有的效能。
上述的說法也是把SEO當成廣義的SEO來解釋(也就是網站優化)。這本書介紹了整個UXD應有的流程與觀念,是很適合網頁設計師、網頁設計專案管理師、SEO工程師看的一本書。如果認為英文版不容易看,也可以參考這個簡體中文的翻譯本~”UX設計之道——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Web設計“。
更歡迎閱讀後,參與討論囉,如果本篇內容有任何錯誤,也歡迎討論交流。
[2011/3/31後記]
這裡有不錯的參考資料(http://www.lis186.com/?p=1852),文中說 :
我看過很多人試著用不同的理論去解釋什麼是User Experience,要麼做才能達成好的User Experience。不過似乎每個理論和規則都有其侷限性,我一直想要找到一個像是Don’t make me think這種對於Usability的簡單建議或法則。最後我想到的是「同理心」。不論你的職稱是設計師、PM、Sales還是老闆,只要心懷「同理心」,多幫消費者想一想,就能讓最終產品和服務有更好的體驗。
這裡有解釋幾個經常被誤解的觀念~非常值得參考
http://uxlab-insight.blogspot.com/2009/03/user-experience-design.html
UI只是使用者經驗中的一部分,UXD更不只是美化工作。
UXD不只是整個產品研發流程中的一個步驟,它必須貫串整個流程。
UXD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人們,而非創造偉大的科技產品。
UXD不只要讓產品易學易用,更得讓人們想要使用。
UXD不只要考慮到使用者需求,也必須試著讓使用者成為消費者。
UXD不必總是完整而正式的,逐次增加其份量會更為有效。
如果你認為你心中假想的使用者就是真實的使用者,你可能正在犯錯。
UXD需要企業中所有成員的共同合作才能夠成功。
UXD需要跨領域專業人員的合作。
企業為了生存通常不願意投資UXD,卻願意推出可能有缺陷的產品。
(把上述原文中的UED以UXD代替了,比較一致性)
這些參考資料跟本文的概念是一致的,UX關心的層次是比UI更高些,並且跟企業營造出來的文化是息息相關的,而且不是侷限在眼睛所看到的,不只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壓五種感官感覺而已,還有心靈認知的層次。
跟之前文章”從William Hung現象看行銷包裝與顧客關係管理“說到的很類似: 由William Hung現象可以來反省行銷包裝與顧客關係管理, 消費者要的是能感動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針對不同層面的消費者需要不同的感動法, 如果他是功能性傾向的顧客, 精神層面也許就無法感動他, 如果他是感性的顧客, 一再強調功能如何也不會有太大效果。行銷包裝與顧客關係管理方法無他, 『感動』兩字而已, 英文可以用touch或 move來詮釋感動更貼切, 當你真正觸及(touch)客戶真正的需要, 你就能把客戶移動(move)到你的公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