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ce Rate與New Window的關係

我們於前面文章”BounceRate是否影響SERP?“談到Bounce rate是一個重要的根據, 可以讓你知道哪些頁面無法讓讀者停留或繼續閱讀, 雖然Bounce Rate並非影響SERP的前因, 但是降低Bounce rate或盡量讓Bounce Rate真正反映讀者的行為是重要的作為…

我們根據Wikipedia解釋Bounce Rate, 可以知道以下會造成Bounce Rate:

-Clicking on a link to a page on a different web site
-Closing an open window or tab
-Typing a new URL
-Clicking the “Back” button to leave the site
-Session timeout

現在如果有幾個情況 :

(1)點選到你的網頁, 沒有閱讀就離開 (可能關閉、另外輸入URL、或back到外部網站)
(2)點選到你的網頁, 點選link到同個網站的另外頁面(在本window)
(3)點選到你的網頁, 點選link到同個網站的另外頁面(在新開的window)
(4)點選到你的網頁, 點選link到外部網站(在本window)
(5)點選到你的網頁, 點選link到外部網站(在新開的window)
(6)點選到你的網頁, 到session timeout(default 30 min)都沒動作

哪幾個會造成Bounce?

(1)最沒有爭議, 絕對是造成Bounce, (6)就有些爭議, 因為有可能讀者在session timeout都還在閱讀該頁面, 但是還是會被算成Bounce, 所以根據(6)的推理, 每個頁面不應該太長, 否則就算有閱讀都會算成Bounce,(2)則沒有疑問的, 絕對不算Bounce

而(3)(4)(5)的狀況就比較複雜, 我們來探討Google Analytic的Bounce如何產生

我們先看(4)(5), Google Analytic code因為只是在自己的頁面執行, 當自己的頁面A點到一個外部link, Google Analytic code當然不知道, 因此若由自己的頁面A在本視窗連到外部link, 自己的頁面A就算關閉, 如果由自己的頁面A在新視窗連到外部link, 頁面A的視窗須等session timeout才算bounce

因此如果自己頁面連到外部link最好以開新視窗的方式

再來看(3), 當一個視窗開啟就形成一個新的session, 因此如果自己頁面連到內部link最好以開本視窗的方式

也許你會問: Bounce Rate並非影響SERP的前因, 那注意Bounce Rate作啥?

讓Bounce Rate盡量正確可以讓Bounce Rate成為修正網頁的根據

如果你以本視窗方式連到外部link, 讀者有繼續閱讀但是同樣會形成bounce, 如果你以新視窗方式連到內部link, 讀者有繼續閱讀但是同樣會形成較高的bounce, 因此修正這些做法可以讓Bounce rate更精準

也許你又會問 : 啊! 我有一堆違反上面所說的怎麼辦 ? 豈不是改到歪腰? 其實只需從現在起注意修正或盡量修正即可, 不需刻意把所有網站的開視窗方式都全部修改

所以記住 :

— 單一頁面不要太長, 以免因session timeout造成bounce
— 如果自己頁面連到外部link最好以開新視窗的方式
— 如果自己頁面連到內部link最好以開本視窗的方式

並不是說如此就可以有好的SERP, 而是就機率來說, 以上3個做法可以讓bounce rate盡量符合實況, 可以讓Bounce Rate成為修正網頁的根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