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搜尋引擎排名評等因素 (Ranking Factors by SEOmoz)

SEOmoz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在這篇”Early Ranking Factors Data + an April Linkscape Update“大概說明了幾個初步的觀察,我們在”2011年的網頁評等因素分析(Ranking Factors of 2011)“也介紹過,這篇的內容沒有太多的意外,最主要的重點是: 與評等因素相關不代表就是評等因素,也就是與評等因素相關未必是評等的因果關係,這句話應該蠻似曾相識的,這篇”學習SEO搜尋引擎優化應培養獨立邏輯思考“就說過…影響SERP的因素有數百個以上,沒有單一因素可以從SERP結果看出來相對關係,我們就幾個重要的概念再詳細說明 …


我們將根據以下這幾篇文章來探討:
2011 Search Engine Ranking Factors
New Edition of the Ranking Factors for 2011 is Now Live!
It’s Not “He Said, She Said” Over Google Rankings & Facebook Shares

SEOmoz的一大堆資料分析結果,其實最後的結論就是「信賴度」、「權威度」、「整站的概念」、「多樣性」、「社交化」這些重點。

有趣的是分析結果發現Facebook的分享資料多寡是評等的極相關資料,但是Google的Matt Cutts卻說Google並沒有把Facebook的share計量當成評等因素。另外一個有趣的是,部分符合的錨點文字反而較完全符合更有效果 … 以及noFollow宣告並不會影響連結的相關性傳遞,為何會這樣呢?

很多人認為從幾年前到現在,搜尋引擎的評等因素一直在變,是的,它確實在變,但是你也可以說,其實根本沒變,因為它只是順著網路發展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而變,追根究底來說,這些改變的精神都是一樣的,就是把最相關的資料排到最前面,為什麼說它一直在變,又說它其實沒變? 我們再來解釋一下 …

(1)為什麼相關不代表就是因果關係?

這個跟我們說到PageRank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在SEO指標說到,SEO Metrics不是Ranking Factor,但是SEO metrics跟Ranking Factor有關係。例如,血壓與長壽相關,但是血壓正常不一定可以保證長壽,也就是血壓正常不是「長壽」的因果關係,所以雖然Pagerank不能保證排名,但是Pagerank還是必須觀察的SEO指標,因為Pagerank是一個可度量的指標。

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要真正瞭解SEO Metrics、Ranking Factors、SERP的關係,是可以讓你培養更敏銳的觀察。

(2)為何SEOmoz說Facebook Share與評等有關,但是Matt Cutts卻說他們沒有評估該因素?

其實兩者都可能沒錯,Ranking Factor確實跟Share或是Tweet有關,但是Share或是Tweet未必是Google SERP演算法中的一個Factor,因為Share與Tweet所引發的後續因素才是評等因素,而不是Share或是Tweet本身。

Share與Tweet所引發的後續因素是什麼? 就是點擊流Clickstream,也就是Google未必需要去抓Facebook的share數目,它只要知道哪些點擊都流到哪裡去,如果有一堆share,但是無法引起點閱,這些Share就沒有意義,很可能是造假的資料,所以不是Share造成ranking改變,而是使用者的閱讀造成的。

(3)為何部分符合的錨點文字反而較完全符合更有效果?

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部分符合的錨點文字反而較完全符合更有效果」,而是「部分符合的錨點文字大多是自然的錨點文字」,而「自然的錨點文字會引起點閱」,所以歸納起來跟上述的因素還是一樣,都是使用者的閱讀造成的。

所以「部分符合的錨點文字」與「Facebook的Share或是Twitter的Tweet」與評等因素都相關,但其實都不是因果關係,真正的因果關係是Clickstream,也就是有自然流量的頁面自然可以影響評等因素。

(4)為何noFollow宣告並不會影響連結的相關性傳遞?

DoFollow與NoFollow經常被刻意的操作之後,其實搜尋引擎在許多情況下,都會先有一套自己的判斷方式,未必會依照指示動作,例如Google不再處理keyword meta等情況,但是筆者認為「noFollow宣告並不會影響連結的相關性傳遞」並不需要特別在意,因為它既不影響評等因素,也不是需要特別注意的相關指標,它只是一個現象。我們在處理連結的時候,是否設定NoFollow還是依正常程序。

(5)為何說它一直在變,又說它其實沒變?

各年度評等因素的改變,其實都是遵守「使用者習慣」而來,如果你能夠讓各地使用者都蜂擁討論或是連結一篇毫無意義的文章,就算它與各種評等因素都背道而馳,它還是可能出現在SERP優秀位置。搜尋引擎的演算法修正也都是研究使用者習慣而演化而來,所以你可以說評等因素一直在變(因為使用者習慣改變),你也可以說它沒變(因為它一直以使用者習慣為依據) 。

所以簡單來說,2011年的評等因素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一般SEO基本操作之外,就是產生讓讀者信賴的內容,只要對讀者有用的訊息,就會產生具有多樣性的各類指標,就會在社交網路發酵,並且只要你的結構清楚,就更能讓搜尋引擎把你的網站突顯出來。

在〈2011年的搜尋引擎排名評等因素 (Ranking Factors by SEOmoz)〉中有 3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由Alexa Rank、Backlink、PageRank觀察人氣網站的特性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2. 自動引用通知: Google SEO: 谷歌是否有新的評等因素?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3. 自動引用通知: Google Ranking Factors 哪些是重要的網頁排名評等因素?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