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Rich Snippets (複合式摘要)?

許多網頁都把Rich Snippets翻譯得不知所云,有些地方把他翻譯成「豐富片段」,可以說是完全的直接翻譯,因為這個Rich Snippets是Google所使用的一個術語,因此應該依照Google的說法,把他翻譯成「複合式摘要」會比較恰當。


所謂Rich Snippets (複合式摘要),就是指自然搜尋結果列表中,Google為了讓搜尋者能夠更清楚的瞭解列表到底是什麼網頁,而顯示比原先更多資訊的區塊。

原本自然搜尋結果列表中,顯示的描述內容稱為snippets (片段或是摘要),但是死板的snippets可能只像下圖一樣 …

但是如上圖顯示的訊息可能無法滿足搜尋者的需求,因此Google就在「某些情況下」,提供如下的snippets

如上的snippets就稱為Rich Snippets (複合式摘要),搜尋者可以看到有多少人的reviews,並且可以看到該條列的網頁有四顆星的等級,還可以直接看到商店的地址與電話 … 等等訊息。

因為提供的訊息比普通的snippets更加rich,所以才會稱為Rich Snippets。

那麼「某些情況下」是什麼情況呢? Google如何決定何時顯示一般的Snippets,何時顯示Rich Snippets呢?

我們先來看看Google介紹Rich Snippets的影片:

影片說到Rich Snippets主要是要讓搜尋者更清楚瞭解相關性,因此具有Rich Snippets的列表可以更突出的顯示給搜尋者看到。只需在網頁上加入正確的標記,就能夠顯示Rich Snippets。

除了以上的影片之外,你還可以觀賞一系列的Rich Snippets相關影片

我們在”如果你不了解Schema.org,現在還來得及!“也說到過,Rich Snippets (複合式摘要片段)就是指透過特別的標示而讓搜尋引擎抓出來的資料段,這些特別的標示就是如Schema.org在推動的Microdata之類的標準。

想要在自然搜尋列表中顯示Rich Snippets (複合式摘要),就必須正確的使用複合式摘要標記,例如微資料 (Microformats)、微格式 (Microdata) 以及 RDFa (RDF-attribute)等等。

並且有些人使用了Rich Snippets的標示,但是卻發現一直沒有正常的顯示,關於這點疑問,可以從以下的影片獲得解答 …

Matt Cutts提到,只要你正確的使用標記,並且已經使用Rich Snippets工具確認,就算沒有顯示也不必擔心,因為大約必須等待一兩個月的確認作業,才會在自然搜尋中顯示出來。

你的網頁是否已經正確的使用schema.org之類的語意標記呢?

你的網頁是否需要顯示Rich Snippets (複合式摘要)呢?

如果需要顯示,但是你還沒有任何動作的話,你的網頁被點選的機率可能就會逐漸的降低囉。

在〈什麼是Rich Snippets (複合式摘要)?〉中有 2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Rich Snippets會不會變成另外的黑帽戰場?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2. 自動引用通知: Google採用第三方Rich Snippets的結果?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