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從這篇”Thoughts on Google’s Algorithm Changes“來看看一些SEO人的醒思,這些醒思主要是由於SEO的變動性,讓許多資深SEO人開始不知所措,甚至於開始集體恐慌,因此我們來看探討這些看法 …
作者Gary Cottam說,搞SEO不能短視近利,並且以Google Under the hood的內容舉例來說明: Google每年至少有「500個演算法的修改」,並且在每個時間點,Google的搜尋結果有「50到200種」不同的版本。在這麼多的變化量之下,你根本不可能反推Google演算法,就算你現在知道Google的評比權重,但是可能過一陣子就又完全不同了。
如果這麼簡單就能夠掌握Google演算法,也就不需要專業的SEO服務了。
也由於Google演算法越來越難以掌握,因此許多人開始亂作一通,或是宣稱「SEO無用論」。
他說: What I am saying though is that we need to approach SEO with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looking beyond the basic factors that we know are part of search engine algorithms right now. We need to stop chasing the carrot and focus on the real goal! 他認為SEO應該有整體的態度,不要只看那些評等因素,而應該聚焦在目標上。
意思就是我們的SEO策略,應該放在最基本應該進行的事項開始,目標應該放在~你到底希望網站達成什麼目的。
什麼是「最基本應該進行的事項」? 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讓網站體質強健的作法。
什麼是「網站目的」? 就是我們說的目的優化。
那麼既然只是「最基本應該進行的事項」,為什麼需要專業的SEO協助呢? 因為連「最基本應該進行的事項」都一直在變動,例如以前根本沒有「語意標記」的標準,但是現在這個「語意標記」已經越來越重要,而明年、後年還會出現什麼新標準呢? 誰也不知道。
之前文章”搜尋引擎優化的宏觀角度 : Macro SEO“談到,許多進行SEO的人常常會陷入一個泥沼: 哪種HTML結構最適合SEO? 我的Meta應該如何安排? 我的關鍵字密度如何調整? 我的Anchor Text要如何設計? 我的Backlink要如何才能持續增加? 我的PageRank要如何提升? 我的關鍵字應該如何選擇? 雖然這些都是處理SEO的重點,但是如果陷在這些細節上,常會忘記最重要的事情。
SEO細節不是不重要,但是不能見樹不見林,不能因為拉拉雜雜的細節而干擾更重要的事情,例如讓讀者滿意,讓讀者能夠獲得想要的訊息。
但是也不能還沒有培養穩固的基礎,就想以Macro SEO來展開你的網站優化,不然就會流於「內容為王」之類的偏見。
我們在”SEO搜尋引擎最佳化的困難與簡單“也說過,「偉大的網站不需要SEO」是事實,但是我們都沒那麼偉大。所以我們還是必須把基礎結構搞好,才能逐步進行「搜尋引擎優化的宏觀角度」。
Google的搜尋演算法實在是太變化多端了,真的只能老老實實的一步一腳印,才能慢慢的累積結果,以往的取巧手法,真的是完全可以束之高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