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Merging Colleges for Mutual Growth“是在1993年出版的, James Martin與James E. Samels合著, 談的是高等教育學校的合併策略, 在2010年的台灣嘉南科大與立德科大也進行合併 …
這本書的內容寫道:
In response to campus, state, and federal budget cuts, resource scarcities, and shrinking enrollments, greater numbers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conservative … a growing number of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entrepreneur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hoosing forms of institutional merger, consolidation, and affiliation to meet thes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while simultaneously raising levels of academic quality.
資源的短缺與註冊人數減少, 讓許多公私立學校必須開始進行合併或合作等方式來應對挑戰 …
而台灣目前資源的短缺並且每年新生兒數目已經低於20萬人, 這本書的內容更值得大家思考
另外有一本書”創意改變學校:讓學校成功的七大經營術“:
本書作者喬治.凱勒以嶄新的角度來研究美國高等教育,審視依隆的管理階層、理事會和全體教職員,為了將一所經費有限的學院改造為一所頂尖的地區性大學而做的各種決定。以依隆作為個案研究,凱勒為美國競爭激烈的大專院校提供了一個方向—在這個競爭中,失敗者面臨的是合併或關閉的命運,而贏家則可以獲得經費、優秀的學生,和頂尖的設備。
Elon University的成功經驗應該也可以給大家另外的方向
OK … 以上的內容大致說明了, 不以利潤為考量的學校都開始面臨營運的問題, 這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挑戰, James Martin在1993年已經看到, 而我們到今天才剛看到台灣的合併案:
台南縣嘉南藥理科大22日將與台南市立德大學簽訂合併協議書,兩校董事會將合併,校務暫各自獨立經營,未來的「新校名」仍未確定。這是國內私立大學在私校法修定後首次合併案
合併的訊息如下:
私校首例 嘉南科大、立德後天合併
嘉南科大、立德擬合併 校務獨立運作
話說筆者當年出國唸書時, 選擇了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 所有的訊息都從書上得知(當時沒有網際網路), 第一次到達學校就在註冊日 … 現在網際網路發達的情況下, 學生如何選擇希望就讀的學校? 當然學校的「虛擬識別」就佔了很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學校在網路上能夠查詢到的資料, 就決定了大眾什麼樣的認知, 這個認知的高低就可能會影響學子就讀的意願; 所以非營利的學校需不需要進行網路行銷呢? 除了會影響網路排名之外, 更重要的是影響大眾的認知
除了好好閱讀上面的兩本書之外, 學校也應該開始思考網路行銷的策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