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Call to Actions (CTA) 的效能?

Call to Actions是網頁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中文可以翻譯成「要求行動」、「召喚行動」,不過這些翻譯都不是非常貼切,很難用簡潔的中文表達出這個句子的精神 …

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解釋Call to Actions,當一個消費者進入某個商業網站,這個商業網站的每個頁面都會有一個或是多個不特定的目的,希望消費者可以依照網頁的設計,進行網頁的點選瀏覽。

這個希望消費者去達到某些目的的行為,就是Call to Actions,就是Call(要求/招喚)消費者去採取Action(行動)。

但是因為如果一個頁面的Call to Actions太過雜亂,也就是希望消費者去做太多的行動,可能最後消費者一件也不會做,因此許多網頁,特別是Landing Page (進入頁面),會有特別的Call to Actions設計,讓消費者可以很清楚的依照頁面的引導而採取行動 (例如消費或是加入會員)。

例如下面的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有許多個可以按入的按鈕,並且有些是可以點選的文字。

第二個例子是只有一個可以按入的按鈕,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如果就Call to Actions來說,應該第二個例子會比較有效率,因為第一個例子可能會讓消費者分心而沒有進行任何決定。但是如果要科學的比較,還是需要透過AB測試來真正求得數據進行分析。

這篇”How to Make Call to Actions More Effective“就說到,CTA會清楚的告訴消費者應該做什麼,到底是要購買、評論還是試用,成功的CTA可以讓廣告的效果突出並且引發潛在的客戶。

作者比較了幾個CTA的用語,例如Buy(購買)、Find(尋找)、Get(取得)、Order(訂購)、Purchase(購買)、Review(評論)、Shop(購物),雖然這些用詞可能因為中英文的關係而有所差異,但是我們不必拘泥於字詞上面,而要把重點放在作者的用意上面。

經過分析比較這些用詞使用在Landing Page的CTA按鈕上面,得到以下的CTR及轉換率數據。

以Buy這個字詞的CTR (Click-Thru-Rate)最高,達到7.02%,而Order跟Purchase的CTR則是4.34%跟4.33%,但是如果以轉換率來看,則是Order的2.54%最高,其次是Shop的1.01%。

作者有以下三點的結論:

(1)當探討CTA,必須同時考慮CTR跟Conversion。
(2)你必須自己測量CTA,因為不同類型會有不同的結果。
(3)好的CTA與壞的CTA會讓你的廣告效益有天壤之別。

不知您是否有類似經驗呢? 也歡迎您提供寶貴的意見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