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許多網站購買連結,但是Google說連結不能購買,不然會遭受處罰,因此許多人乖乖聽話,開始以自己網站內容的力量,去賺取連結,但是賺到最後已經所有力量用盡,不但沒有賺到太多連結,倒是內容被抄襲得體無完膚,因此開始了第三種境界,那就是開闢屬於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連結 …
從Buy(購買)、Earned(賺取)、到Owned(擁有),就是連結變化的三部曲。也就是我們曾經在”不能買連結?那麼就買部落格吧!?“說的,優秀的域名、優秀的部落格、優秀的寫手將會更加炙手可熱。連結的策略會開始以更精密的方式,建立出連Google都無法處罰的方式。
所以這個意味著,小網站已經越來越可憐了,因為不能買連結,也沒有太多資源產生優質內容,所以就賺不到太多連結,而且根本買不起別人的部落格,所以對於小網站來說,Buy、Earned、Owned三部曲根本連手都插不進來。
最後只有一種方式,可以讓小網站對抗大網站,那就是交換連結的變種~ 「交換內容內的連結」。但是這個就牽涉到~ 小網站應該選擇哪些小網站進行交換內容內的連結呢? 選擇的正確否就是是否能夠生存的重點了,因為選錯的話,可能整批網站全部被打成垃圾網站。
這篇”Link Building the Right Way in 2013“說到,幾種link building的方式不要做,第一種就是高風險低回報的 ~ 舊式的自動聯結建立機制,這種是Google Penguin處罰的對象。
第二種就是高風險高回報的 ~ 購買連結方式,這種也是Google Penguin處罰的對象。
第三種就是低風險低回報的 ~ 努力建立很多內容去賺取連結,低回報是因為可能建立半天卻沒有人願意買單,低風險是因為就算內容不錯,如”Linking Building與Link Earning“所說的,就算賺到了困難的連結,如果這個連結不是有品質的連結,一樣白做工,而且可能壞事。
作者認為最後一種是未來建立連結的標準,就是低風險高回報的 ~ Acquiring links that require a manual action or editorial review … 也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內容內的連結」,但是作者並沒有說怎麼得到這類連結。
其實「內容內的連結」,最實務的說法就是把別人網站整個買下來,或是成為獨家贊助商,只有如此才可能得到「內容內的連結」,並且保證是有品質的連結。
自動引用通知: SEO的抉擇,選擇有效的策略還是正確的策略? « Seo搜尋引擎優化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SEO: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