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Google WAVE 與 Microsoft Vine“大致說明了Google Wave, Google Wave基本上是以HTML 5為標準的產物, 如果不知道HTML 5, 就無法真正瞭解Google Wave …
HTML5是WHATWG(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於2004年所訂定的標準, 於2007年被W3C接受
這裡有 HTML5的展示 : HTML5 Demo (如果無法呈現, 就是你的Browser還不支援)
對於使用者來說, 只要瀏覽軟體支援HTML5, 就可以享受HTML5的特殊功能, 哪些特殊功能呢? 就是使用者界面的強化(如影音檔的控制,資料拖拉…等), 對於開發者來說, 那就頭痛了…因為要瞭解新的HTML element用法(HTML5語法的參考),對於搜尋引擎來說, HTML5則可以更有效率的辨識各區段的內容
例如以下是正常的影音檔
加上Filter後
加上Clip-path後
加上CSS Transform後
總而言之, HTML5將會帶來什麼效應? 這篇說明了一切”Google: The browser is the computer“…許多原本無法在Browser開發出來的東西, 都可以在HTML5下出現, 也就是以後電腦只需要瀏覽軟體, 其他的Application就由Cloud Computing提供了…也就是真正的Thin Client
目前各Browser的支援程度如何呢? 你可以參考”When can I use…“這篇文章, 你也可以調整參數去看其他的支援狀況
這是目前所瞭解的部分, 歡迎指正, 若有新的參考資料, 將陸續提供 …
Google的 HTML5教學網站: HTML5Rocks
W3C準備增加Webcam支援
http://taiwan.cnet.com/crave/0,2000088746,20143403,00.htm
負責制定網頁語言標準的全球資訊網聯盟(W3C)表示,已開始著手修改技術規格,準備提供一個支援網路攝影機(Webcams)的直接介面。
全球資訊網聯盟已開始著手修改超文字標示語言(HTML)規格,準備加入HTMLDevice支援。12月11日擬訂的規格草案說:「裝置元素提供裝置選擇,讓使用者允許網頁存取某種裝置,比方說一台攝影。」
此舉顯示網路標準的範疇進一步擴大。支持者設法讓全球資訊網(Web)不只是靜態網頁的展示平台,而能變成執行互動式應用軟體的平台,因此讓應用程式直接存取硬體裝置就變得很重要。
HTML由兩個組織共同監督,即W3C和WHATWG(網路超文本應用程式技術工作小組)。Google員工Ian Hickson是發展中新HTML5規格的編輯,而HTML Device規格是擴充HTML範疇的一部分。
WHATWG的HTML Device規格草案提供範圍更廣的選擇,包括支援「USB連接媒體播放器」以及RS232連接埠的介面。後者是一種古老的標準,用於串列通訊。(唐慧文譯)
自動引用通知: 網站優化 v.s 外鍊建立 « Seo «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
雖然HTML5的技術規格制定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不過要等到規格完全底定並通過測試恐怕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全球資訊網路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的HTML工作小組今天宣布將於2014年第2季前發表正式版本。
HTML工作小組的領導人Philippe Le Hegaret表示,他們從2007年便開始投入HTML5的開發工作,希望可以在7年內完成這項專案。HTML5將是自1999年發表HTML 4.01的第一個新版本,在這個新一代的網頁語言中將包含:內建的聲音與影像、即時二維繪圖、新的結構標籤等。
雖然HTML5的正式版預計要到2014年才能推出,但不代表其他相關業者也要等到那時候才開始導入。事實上目前已經有許多相關業者開始導入HTML5的標準在他們新一代的產品中。而主導HTML5標準的全球資訊網路聯盟(W3C)也在日前要求所有相關的開發社群務必在今年5月前提出相關的技術規格,讓該聯盟可以盡早底定所有規格並開始進行測試。
不同於全球資訊網路聯盟的一絲不苟,另一個與發展HTML 5相關的工作小組”網路超文字應用技術工作小組”(WHATWG)採用較為彈性的方法。這個工作小組最早於2004年提出HTML5的構想,當時W3C還致力於推動XHTML 2.0的標準,不過後來這個標準沒有成功,最後W3C與WHATWG合作共同制定HTML5。
WHATWG最初是由幾家網頁瀏覽器業者所組成,包括Opera及Mozilla,而蘋果是後來才加入的。促使現在WHATWG與W3C合作的關鍵人物是前Opera員工,現任職於Google的Ian Hickson。
Ian Hickson表示,HTML現在就像活的文件一樣,隨著不同的需求,規格一再的被更新。那麼到底HTML5最終的發表時程會落在何時呢?真可能如W3C所期望的在2014年第2季前底定嗎?W3C行銷主管Ian Jacobs認為,他們將要求所有相關社群在今年5月提供技術規格,以確認此版本的所有功能,並且不再加入新的功能。接著便開始修改現有的功能,在這個階段W3C將從數千個意見中挑選出來並進行改善。
估計在2011年底前,W3C會開始第二階段的改善計畫。在2012年的第2季將開始另一階段的計畫,便是將這些規格標準導入到瀏覽器,以獲得相關意見。在這個階段,W3C的主要重點會放在導入HTML5的測試結果。
接下來就是從這些對HTML5規格的改善建議中挑選可行的再進行修正。預計在2014年第1季完成。接著便是在正式發表的前六周再做最後的測試。目前整個HTML5的進度仍依照上述時程進行。
(ZDNet Taiwan編輯部/Veronica Hsiao譯)
http://www.zdnet.com.tw/news/comm/0,2000085675,20148960,00.htm
Google執行長Eric Schmidt在全球行動通訊展的演講中表示,最新的HTML5將成為開發行動及桌機平台應用程式的標準程式語言。
HTML5的構想自從被提出以來,已經花了20年來發展建立,主要是為了結合這些位於底層之Web標準的需求,並在蘋果MAC及微軟Windows使用者程式介面(API)上開發。
對於所有作業系統包括擁有專屬API的業者來說,他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HTML5標準最後(距今幾年之後)將被廣泛使用於各種平台之上,包括行動或非行動裝置。
即將於今年4月卸下Google執行長職位的Schmidt在這場演說中繼續討論目前Android平台的版本分散問題以及Chrome作業系統的進度。Schmidt表示,他知道對於程式開發人員來說,目前Android版本的分散造成他們可能無法在多個裝置上順利運行。而目前Google試圖在開放手機聯盟制定的規格上建立最少的功能指導方針,讓一般的應用程式也能在新的Android裝置上使用。
Schmidt相信Android軟體市集將對程式開發人員扮演著”紅蘿蔔”的角色,可誘使開發人員隨著Android平台的改變做出對應的程式更新,要不然可能導致他們開發的程式從軟體商店中下架。
對於手機製造業者來說,當然也不願意見到作業系統環境過於分散,Schmidt表示,在即將於1-2個月後發表的Android 2.3版(又稱Gingerbread)將可改善目前版本不一的問題。
在談到Chrome作業系統時,Schmidt表示該作業系統將鎖定小筆電或搭配鍵盤的行動裝置,目前Google並沒有將Chrome與Android合併的計畫。
(ZDNet Taiwan編輯部/Veronica Hsiao譯)
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2000085679,2014897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