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kko是在2007年由Rich Skrenta創辦的搜尋引擎,目的在讓使用者有全然不同的搜尋經驗,但是終於在2015年畫下句點。
根據最新Blekko主頁的訊息表示 : The blekko technology and team have joined IBM Watson! (Blekko技術與團隊已經加入IBM Watson)。
IBM Watson就是在2011年大戰人類機智問答遊戲的人工智慧軟體,當時在益智問答節目Jeopardy最終擊敗Ken Jennings和Brad Rutter兩名人類選手,並贏得最終的勝利。
但是再去IBM的網站Data, Data, Everywhere – Now a Better Way to Understand It,卻只表示併購某些Blekko的技術,並沒有提到併購整個團隊,也許後續再來了解Blekko團隊的後續發展。
那麼到底Blekko的什麼技術被IBM Watson看上呢? 就是網頁資料爬取(web crawling)、資料分類(categorization)、智慧篩選(intelligent filtering)技術。
我們從2008年就開始追蹤Blekko的動向,報導了Blekko各種發展:
Blekko:下一個Google?
Blekko 近期即將公開 [這次不會再拖延了]
Blekko 一個不太一樣的搜尋引擎
blekko是否能成為搜尋的第三個聲音?
Blekko只儲存使用者資料48小時~其他搜尋引擎呢?
Blekko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搜尋技術,大概就是slashtag跟社交化了。slashtag就是在進行資料分類,並且可以分享給其他人使用。這個作法讓純粹機器處理的過程中,加入了人類的智慧,某些專家的分類可以協助機器分類的不足。並且當使用者搜尋某個關鍵字時,演算法會將該關鍵字自動歸類到某個slashtag,也就是搜尋會限制在某個類別的網站,透過這個方式來避免搜尋到過多不相關的資料。
目前很顯然的,Rich Skrenta停止了Blekko的營運,是否代表他的野心到此為止呢? 還是可能還有其他計畫呢? 我們後續密切觀察了。
[補記]
我們曾經在2010年比較過blekko的流量,於2010年十一月開始有流量的突增。最後雖然下降,但是還是跟pchome這些網站不相上下。
但是現在再來看看Blekko的流量,從2015年開始就已經一路往下降低。
所以表示,Google這個龐然大物,已經讓其他搜尋引擎根本無法與之競爭,不只吃不到肉,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啊。